临储豆持续拍卖,国产豆承压下行

    截止7月22日,国储已拍卖二批大豆,首批为30.12万吨,为2010-2012年大豆,第二批量增长至57.34万吨,均为2012年大豆。

 

    从7月15日的竞价销售情况看,虽国储陈豆质量不如新产大豆,但与当前国内外大豆价格相比,国储豆凭借价格低的优势,令竞价者采购热情很高,第一批成交率达99.74%,其中,2010年产大豆计划销售12.04万吨,全部成交;2012年产大豆计划销售18.08万吨,成交率为99.56%。当日最高成交价3840元/吨,最低3000元/吨,均价3356.83元/吨。

 

    7月22日,第二批临储大豆进行竞价销售,计划销售57.91万吨,实际成交33.2万吨,成交率57.34%,均为2012年大豆,最高3680元/吨,最低3120元/吨,均价3262元/吨,较第一批成交均价跌94元/吨。

 

附:2015年国储豆拍卖分省份成交情况

时间年份地区成交率成交均价计划销售实际成交
2015-7-152012年河南100%35812037820378
2012年辽宁100%34844000040000
2012年内蒙古99%3313127006126217
2012年黑龙江100%3457113791113791
 总计99.74%3356301175300386
2015-7-222012年河南100%33947932179321
2012年辽宁98.45%3225129282127274
2012年内蒙古15.78%321615126823864
2012年黑龙江46.34%3215219226101580
 总计57.34%3262579097332039

 

    第二批拍卖成交率与成交价均较第一批明显下滑,出忽市场预期,本网认为,其与期货盘面走势疲软有直接关系,同时,拍卖量的加码与临储大豆存放时间较长,质量较差也是市场参与热情度下降的原因。期货方面:因市场担心今年拉尼娜引发美豆产区干旱,此前CBOT大豆建立了较多的天气升水。但进入7月后,美豆产区气温正常,不时的降雨使得干旱忧虑大为缓解。而长期天气预报显示,拉尼娜模式即便出现,也可能在9月甚至更晚,对美豆的生长影响程度偏小。加之近期美豆生长状况较好,生长进度快于去年,大豆生长优良率维持在历史同期较高水平。目前来看,美豆干旱天气炒作落空,若8月天气正常,大豆单产有希望达到48蒲式耳/亩,秋季丰收的预期愈发强烈。8月份的USDA报告中,美豆单产存在调高可能,美国及世界2016/2017年度的供需状况可能逐步调松。市场看空情绪下,基金持续抛售多单,使得大豆及其副产品价格出现报复性下跌,截止7月25日,大连盘大豆收于3,583元/吨,较6月25日的3,814跌231元/吨,豆粕现货价格跌至3030-3200元/吨一线,较上月同期跌的3300-3410跌210-270元/吨不等。

 

    其可见,国储大豆拍卖成交情况与期货盘面走势有直接影响。现本网从国储大豆拍卖对国产大豆影响力度层面上作个分析:

 

    虽然目前国产大豆正处于青黄不接期,但国储大豆的拍卖,每周五定向对市场上投放大豆,增加了市场大豆货源供应,从近两次拍卖成交情况来看,大豆贸易商去接拍的热情较高,这就使得拍卖对国产商品豆形成冲击。据本网了解,黑龙江一些收购商已暂停现货收购,转而去竞拍国储豆,总成本在1.80元/斤左右,经筛选后销往山东一些蛋白厂价格在2.0元/斤。此次国储大豆拍卖总量或达430万吨,补充9月底新豆上市前的缺口。

 

    加上期货盘面走势疲软拖累,其也对大豆形成无形的利空氛围,第二批国储成交率与成交价较第一批拍卖均明显下滑,市场猜测后期成交价或进一步走低,商品豆现货价格也将承压。同时,目前正值各大学校放暑假之际,豆制品消费量有所下降,及高温高湿天气令大豆也不易保存,南方销区食品加工企业在消化库存,其对大豆现货采购需求不高,均成为制约商品豆走势的压力。

 

    不过,国产豆现货市场需求低迷,产区余粮也所剩无几,供需两淡令其波动力度小,不论行情上涨与下跌对其市场刺激性小。湖北早熟大豆“六月暴”受强降雨天气影响,不少低洼地带受灾绝收,从价格层面说,利好于其他产区行情。同时,港口对进口转基因分销豆商检封港以来,国产大豆市场需求有所复苏,对整体市场信心的恢复带来提振作用。国产大豆也不至于崩塌,近期行情或将在国储大豆拍卖制约下,指导价有所下滑,但交易量少也令现货市场购销趋于停滞。 

本文关键词:大豆价格走势
字体: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大豆价格走势热点
Copyright © 2002-2024 天下粮仓www.cof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0697616 传真:010-64820990 E-mail:service@cofeed.com
京ICP证070040号 京ICP备1100033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