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收购“双N”利润21.5亿,业绩抢眼让人难以置信

  最新公开报告显示,中粮集团海外收购的来宝农业和尼德拉(两家被收购公司英文名首字母均为N)在2015年实现了令外界大感意外的经营业绩。

 
  最新公布的“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债跟踪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尼德拉资产总额324.65亿元,净资产64.37亿元,2015年尼德拉实现营业总收入1166.38亿元,利润总额-1.92亿元。
 

  截至2015年年底,中粮农业资产总额424.65亿元,净资产115.95亿元,2015年中粮农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066.4亿元,利润总额23.43亿元。来宝农业在被中粮收购后,改称为中粮农业。中粮农业和尼德拉合计在2015年为中粮贡献了约21.5亿元的利润。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认为,考虑到中粮集团丰富的产品结构、全产业链的发展定位有助于抵御外部经济周期变动,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经营及信用基本面。维持中粮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收购中粮农业和尼德拉是中粮前任董事长宁高宁时代最为辉煌的事件之一,中粮因此一跃成为世界级的跨国粮商。
 

  中粮农业2015年的利润达到23.4亿元,2015年,整个中粮集团利润是34.4亿元,中粮农业贡献的利润占到整个中粮利润的将近70%,不过中粮农业的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远没有到中粮集团的一半。
 

  中粮农业20余亿元的利润,让一些外部人士感到意外,并惊呼难以置信。

 
  第一财经记者此前报道,来宝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9月,来宝集团收入536.9亿美元,净利润仅有1.94亿美元,去年同期是3.72亿美元,净利润大幅下滑,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来宝集团的合资企业和关联企业造成的损失,达到2.08亿美元,这近2亿美元的损失中又主要是来宝农业的糟糕业绩造成的。来宝农业有一块业务是食糖,2015年食糖的价格大幅下滑,其次在原料产区遭遇阴雨连绵,使来宝农业的食糖业务苦不堪言。

 
  中粮农业是否实现了巨额的利润,如何在2015年实现业绩逆转,第一财经记者就此向中粮集团求证,但是截至记者发稿,中粮未有回应。

 
  目前,中国粮食收场由于托市收购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在国内从事粮食加工,在成本上处于极为不利的态势。

 
  中国粮油(00606.HK)是中粮集团在国内的粮油加工主要业务平台。截至2015年年末,中国粮油资产总额为672.54亿港元,负债总额367亿港元,净资产为305.54亿港元,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825.48亿港元,税后利润为亏损3.77亿港元。

 
  中粮农业和中国粮油的母公司均是中粮集团,与扎根于国内的中国粮油不同,中粮农业原料和市场两头都在外,做加工可以充分利用这两年海外农产品低价的市场机会;中国搞托市收购,粮价高出世界水平一大截,中粮农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受国内高粮价影响,市场经营的空间要宽广得多。

 
  国内外粮价的差异,让中国的粮食出不去,粮油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但是国内市场仍然有机会。
 

  中粮贸易是中粮集团旗下的另一重要业务单元,由于我国的粮食作物进出口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中粮贸易作为中国粮食贸易主要参与者,主要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进出口指标,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的垄断优势。中国大米、玉米、小麦进出口的主要业务都控制在中粮手里。

 
  截至2015年年末,中粮贸易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其资产总额735亿元,所有者权益(含少数股东权益)65亿元,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571亿元,净利润10.9亿元。进出口上的优越性,对中粮贸易贡献不小。

 
  在国际市场完成收购来宝农业和尼德拉之后,中粮经营的灵活性很强。在中国市场,中粮掌控粮食进出口的主导权,拥有让人眼红的小麦、大米、玉米进口配额,可以坐地生财;在国际市场,双N收入囊中后,可以按照国际市场的市场规则运作,低买高卖,高抛低吸。

 
  笔者认为,中粮现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只要找到的合适的经营管理人才,在跨国粮食巨头俱乐部里,被奉为上宾,是大概率事件。(一财 胡军华)

本文关键词:油企动态
字体: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油企动态热点
Copyright © 2002-2024 天下粮仓www.cof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0697616 传真:010-64820990 E-mail:service@cofeed.com
京ICP证070040号 京ICP备1100033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