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作物进入产量形成关键阶段
    7月5日讯 6月全国大部农区气温偏高,仅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西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偏低1~2℃;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降水明显偏少,江南中东部、华南西部和北部、西南地区南部和西部偏多。东北地区6月上中旬降水偏多、气温偏低,部分一季稻分蘖受影响。北方麦收区多晴好天气,麦收进展顺利;夏播区出现较大范围干旱,作物生长和夏种进程受到影响。南方大部地区强降水天气频繁,局地发生洪涝灾害;西南地区东部上旬雨日较多,不利于夏收扫尾工作。
    7月全国各地春播作物将陆续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早稻处于灌浆成熟阶段,一季稻、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处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产量形成关键期,晚稻进入栽插阶段。盛夏是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各地均进入主汛期,沿海热带气旋活动也将会明显增多,大风、冰雹、暴雨、洪涝灾害等将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预计7月份,东北地区西部温度偏高,降水偏少,部分地区土壤过湿状况将得到改善,也有利于弥补前期雨多温低对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华北、黄淮大部降水偏多,干旱有望解除,有利于各种作物生长发育,但部分地区局地强降水可能导致农田内涝或洪涝。
    江汉、江淮、江南和华南东部气温持平或略偏高,有利于作物生长;但江南中东部等地降水明显偏少,可能发生高温伏旱,要做好农业生产用水储备工作,防范高温热害、干旱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华南西部、西南地区气温持平略偏低,降水偏多,有利于塘库蓄水,但不利于病虫害防控。建议:
    东北地区要及时中耕、划锄,合理施肥,促进作物健壮生长。东部要注意雨后及时清沟理墒,防止发生渍涝;西部要注意节水蓄水,防御干旱。
    华北、黄淮和西北地区等已完成夏播的地区要及时查苗补种、间苗定苗,尚未完成播种的地区要加快夏播进度,以免贻误农时。同时,要及时中耕除草,清沟理墒、排涝降渍,合理施肥,促进棉花、玉米、大豆等作物健壮生长和产量形成。
    南方各地要做好农业生产用水储备工作,减轻高温伏旱危害。早稻产区要以水调温,防御灌浆成熟期的高温逼熟危害,促进早稻充分灌浆、提高籽粒重。晚稻栽播区要及时做好晚稻秧田管理和整地工作,适时栽播,避免高温灼伤秧苗。
    7月是台风、暴雨、大风、冰雹的多发季节,各地已进入主汛期,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切实做好防汛防洪工作;同时,由于降水分布不均,高温易导致农业干旱发生,各地还应加强节水蓄水,做好防旱抗旱工作。此外,还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本文关键词:稻米
字体: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稻米热点
Copyright © 2002-2023 天下粮仓www.cof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0697616 传真:010-64820990 E-mail:service@cofeed.com
京ICP证070040号 京ICP备1100033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