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年代的农村,没有化肥复合肥,农民种地用的是什么肥料

    60、70年代的农村,种地基本上用的就是农家土杂肥。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70后老农民,我想结合我们这里的情况,说一说这个问题。


    远的咱就不说了,就说说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吧,在那个时候农村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制形式的。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要想多打粮食就要多攒粪。因此生产队会饲养不少的大牲口,比如牛、马、骡子等,不但能攒粪,也是主要的生产力。像我们生产队当时每年都会养将近三十多头牛,十多头马用来攒粪耕种庄稼的。我的父亲就曾经是一个饲养员,负责喂养了5头牛。除过生产队以外,农民家家户户也都会养猪养羊等积攒粪肥的。


    积攒起来的这些牲口粪便,在种农作物前就全靠农民用架子车、马车日夜不停的全部拉运到地里去,作为底肥来施用的。但是地多粪肥少,根本不够用。为了解决粪肥不足的问题,能多打一点粮食,每年在冬季农闲的时间,生产队长就会带领全体社员,开展声势浩大的搜肥运动,比如挖塘泥、打土炕、换土锅台、拆旧房,掀老墙等等,想尽一切办法搜集土肥。尽管如此,也是还有一些土地没有粪肥施用只能白籽下种,农民称这些地是“卫生田”。


    尽管农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积攒和搜集的农家土杂肥还是不够用的。粮食产量不高,只能说是广种薄收了,因此农民也总结出了:“种庄稼没巧全凭屎尿”的一句俗语。我们这里是旱作农业区主要生产小麦,那个时候亩产能打400斤就是丰收了。我们这里农民把400斤称为一担,只要亩产能上担的话,就是很高兴的事了。


    后来有了进口尿素,但是必须要凭指标分配才能购买,那是根本不够用的。也慢慢的逐渐有了磷肥,只要是施用了化肥的土地,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让农民认识到了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那时生产队都会想方设法的想多购买一点尿素,来提高粮食产量。记得卫农曾经为了能买到尿素,不但设法多次求人,而且还跑了三十多里的山路才买到了一袋尿素。

 

    综上所述:在没有化肥以前农民种庄稼的时候,地里用的就是农家肥,这是老农都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农家肥虽然无公害,养分比较全面,但是养分含量比较低,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产量不高。只有施用了化肥以后,才大面积的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因此说化肥对农业的贡献功不可没。(来源:农事助手)

本文关键词:肥料
字体: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肥料热点
Copyright © 2002-2024 天下粮仓www.cof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0697616 传真:010-64820990 E-mail:service@cofeed.com
京ICP证070040号 京ICP备1100033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