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期货第三届策略会》农产品篇会议纪要

    鸣谢:大连商品交易所特别支持


    三、农产品分论坛


    首先主持人焦健副总经理首先简要回顾了前两届策略会与策略报告的情况,之所以选择春秋两季,一方面暗合农产品产出的周期性,另外每年的年中和年末都是大量的报告上市期,中粮期货在春秋两季这个空档期里,为市场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本期报告和策略会的主题取为“涧水东流复向西”,我们感觉中国的经济正处在从长江的中下游到三峡这一段,如果一切乐观的话,将顺利通过三峡大坝,进入一马平川的长江中下游,中国经济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时代。所以在这个大意义上来讲,中国当下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在整个论坛开始之前,首先由中粮期货研究院的副院长李楠,介绍了整体的农产品市场情况并对天气进行了分析。总体认为油脂、糖基本面的角度来看相对偏空,棉花国内外布局相对都是比较紧张,而国产玉米受面积减少的影响,开始进入去库存的阶段。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热炒农产品。去库存有两个角度,一个价格抬升,一个是利润增加,共同作用于市场。相比而言,我们认为工业品会明确的看到价格的攀升有利于市场去库存,正如2016年工业品的整体走势。农产品更多以增加利润的方式去库存,年初到现在,国家政策给予了深加工以及饲料企业大补贴,因为农产品价格并不完全受行政命令所影响,更多还是要靠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个天气周期是相对立的。上面是冷暖相位转化的天气周期,在冷相位拉尼娜更为明显,暖相位区间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1999年至今属于冷相位。但是下面的周期是冷干、暖湿、暖干、冷湿的气候周期,现在是暖干期。在100多年的数据历史中,还没有看到这两个周期有相对冲的时代。上次暖干期是1929到1945,从2009年进入下一个暖干周期,所以可以看到在2015年天气厄尔尼诺指标非常极端,但是并没有像97年带来那么大的灾难,而现在的拉尼娜一直在受暖干气流的影响,所以表现并不是很明显。甚至很多气象机构认为2017年要再次回归厄尔尼诺。而现在的天气从整个天气研究的逻辑角度来讲,并不是特别正常。1990年至今拉尼娜,最短的也要达到88周,长的可以达到145周;所以现在大约持续了30多周,不到40周,直接结束的概率相对来讲是比较小的。


    为什么拉尼娜海平面温差在零度左右波动?这个逻辑最开始是北极突然上升到零摄氏度以上以后,北极温度全面回升,导致所有冷空气往下移,而赤道的暖气流也随之下移,进而影响南极洲海平面冰的面积,下面图是去年9月和今年2月,9月份是南极洲面积最大的时期,2月是面积最小的时期。说明南半球的温度比较高,这并不利于拉尼娜形成。从1999年开始这一轮的气候周期当中,第一次南极洲面积快速增加的时期是2003年,当年美国出现大旱。第二次快速增加的时候是2008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价格回落,但是当年美国单产情况出现问题。第三个快速增加的点是2012年,造成了世纪干旱。而今年现在还在回落,但是规律性比较强,基本上隔三年就有一个不同的变化。所以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北极的温度已经开始下降,所以今年会感受到暖冬,CPI食品类大幅回落也更多是受到暖冬的影响。后面南极的面积将会快速回升,预计快速回升最大的幅度变化期是在2018年的一至四月份,可以和拉尼娜的周期对应。到2018年的春天和夏季,南北半球农产品种植季受干旱影响的概率较高。


    现在农产品价格离成本线并不远,美国大豆、玉米,其他谷物、棉花等,一般来说,如果不处于大的金融危机,很难长时间的处于成本价之下,所以可以看到农产品价格底部存在明显支撑。


    在品种方面先来看玉米,玉米处于供需结构宽松的市场状态下,价格很难超过1800元/吨。但一旦进入平衡期,比如国储库存降到1-1.5亿吨,玉米价格会有明显抬升。今年后面有两个重点,一是拍卖底价,现在传言是是1300元/吨,这确定了底部价格,计算后的盘面价格为1500;另外是进口成本,现在增值税率下调,价格也会略微下浮,在顶部压制玉米价格。从目前来看,一直到今年三季度,玉米价格在1500至1800之间的波动。


    美国大豆供需平衡表并不是特别重要的点,市场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但毕竟5月份还要发布新的年度报告,所以这里做了一个预估。如果按照趋势单产预估的状态是48蒲式耳/英亩,按最大的需求预估,基本库存也要在5亿蒲式耳,所以油脂油料市场在今年4-5月份依旧承压。美国大豆的单产和库存,重点说一下2013年,当年7到8月份的降水比较少,现在事后看这个问题,在2012年经历了很严重的旱灾,到2013年美国大豆种子已经改进了,抗旱能力很强,所以2013年单产不高,当时是受到降雨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到2014年会有明显的增产效应。从天气的情况来看,可以预估今年美国包括北半球三个种植区域内,温度都要高于正常区间,降水量是否能达到干旱的标准,现在还没有方式去预判。


    我们对库存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预估,4.6-5亿蒲的库存对应900美分/蒲式耳左右的价格,供参考。整体来看,截至二季度时间,基本会维持低位震荡。进入6-8月份,波动率逐步放大,美国大豆价格有可能测试去年高点1100多到1200美分/蒲式耳的区间。真正走出牛市行情是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


    油脂不多说,受马来西亚东南亚整体供给增加以及国内油脂高库存的影响,价格承压。最终我们认为二三季度仍是整体震荡走势,油脂价格高点会比之前下调1000元/吨,多数时间运行在去年上半年的震荡区间。


    我们现在对棉花的还是比较乐观,虽然面积增加,但是它的产需之间仍然存在缺口,库存仍在下调。目前,棉花价格预期在18600元/吨左右,虽然现在会有大量的仓单,是一个压制性的因素,后面则很有可能成为支撑价格快速上涨的因素之一。


    糖整体的价格走势是陆续转弱,这里唯独不好确认的5月22日前出台的贸易救济政策,如果实施100%关税,可能对价格形成强支撑,否则振荡偏走低。今年如果不出台这个贸易政策,可能价格高点在7000左右,价格会走低至5800左右;如果出台高点就是7500左右的价格,前面白糖的低点就是可能是年内的低点,但如果收配额外关税100%,国储也会在高位进行抛储。


    在接下来的农产品圆桌论坛,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将本场嘉宾邀请至台上,并逐一介绍。


中粮集团是在央企少有的很早就开始应用衍生品市场,把衍生品当作一个重要环节嵌在业务里的企业。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中粮集团积累了大量的人才。上来的几位嘉宾就是优秀人才代表。他们的侧重面是不一样的,目前从农产品来讲比较大的品种是豆类,包括大豆以及油脂、油料类,下面请昌总来谈谈几个问题,一个是对大豆来讲是典型的大需求、大供给的品种,中国作为重要买家,去年大概进口了8400万吨大豆,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美豆对国内相关品种都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美豆的走势目前的区间从历史上来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今后半年左右大概区间的运行会是什么样的逻辑轨迹,有没有比较看得上的大庞体,我代表在座的各位来宾向您请教,谢谢。


    中国粮油控股副总经理昌木平: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今年大的格局已经全部出来了,现在南美大豆丰收、美国的库存很大、今年美国的面积很大,全部都是利空的因素,所有利空都已经释放出来了,现在价格运行在950美分左右。


    在新的因素出来之前,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在这个地方在等机会,要跌破12号那个低点(930美分)的可能性较低了。


    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利空全部释放了,现在能想象出来的利空暂时没有了,至少美国大豆还没有开始播种,现在说丰收尚早。


    第二个原因是博弈,目前的价格区间,北美尽管库存不低,但是价格偏低以后,北美的农民不愿意卖豆子。另外,南美的农民也不愿意卖豆子。巴西已经收割了90%多,但是也没有看到农民大量卖货,原因是巴西汇率比去年升值,造成农民的收益不如去年,所以不太愿意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的产量或者是大的供应和实际供应到市场的量两个是不一致的。这个情况也导致期货市场里套期保值量不足,卖的量应该是少于买的量。我们在芝加哥是作为买的力量参与,我们是进口商,卖的力量应该是粮商收了农民的大豆,卖到盘面做套保,现在卖的量小于买的量,差值就是基金卖空的量,基金还没有卖到最大值,意味着他可能在这个时候继续卖,继续卖的话,价格就会下跌。如果天气方面有题材,价格会上涨,现在是9美元多,往9.2美元去比较不容易, 10美元往上也有压力,这个跟天气有关的东西难以预测,但是在这个价位往下做空是缺乏逻辑支持的。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谢谢昌总,昌总已经说出一个大概的逻辑了,就是已经出现了安全边界,按照巴菲特的讲法底部已经有一个认可,但是有没有趋势,能上涨到多少,咱们就得听老天爷的。

 
    中国粮油控股副总经理昌木平:你们报告里面有一个统计数据,在过去的这些年份,即使天气非常好的年份,也有反弹,价格一点点不动的年份不存在,这可能也是期货的魅力。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我们过去做过一个统计,过去25年下来,美国大豆年均的波动率在26%左右。想想油厂的利润才多少,所以做风险管控和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谢谢昌总。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玉米是农产品改革的一个主攻品种,处在政策与市场相互游离和博弈的过程之中,玉米正在从政策走向市场化。请教石总以下问题:春播临近,玉米面积的下滑态势及对市场的影响有多大?预估库存抛储的节奏和抛储量以及其产生的影响。


    中粮贸商情部总经理石霁原:我们下周开始面积调研,最近市场上一些机构组织已经开始调研了,差异比较大。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年度在去年减少3000万亩的基础上再减1000万亩的目标一定会完成,而且是超水平的完成。但具体超多少,现在难确定。黑龙江大约减15%—20%,很多农户至今还未决定种什么,在交叉地区我估计有30%左右变化的可能性。另外,单产的不确定性也很高。我们调研完了也会向社会公布。


    第二个问题是政策来决定的事情。从现在政府释放的信号来讲,国储拍卖应该在五一之后,具体时间不确定。另外,有关价格,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我认为要考虑政策的延续性,去年东北是1450元/吨,定价的逻辑依据就是进口价格倒推,进口成本的变化可能是下一个阶段重要的定价基础。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谢谢石总。中粮期货近期即将开展的玉米调研,也是想和中粮贸易共同做一件为服务全行业的好事。目前对价格影响最直接的是国储的拍卖和价补分离的机制,请曹处长谈谈政策制定过程当中对市场的考量因素有哪些,政策制定对市场情绪的影响。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处长曹智:从一号文件开始,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就转变为“调结构、去库存、保收益”。调结构方面,去年减了3000万亩,今年要在去年基础上再减1000万亩。上周统计局公布了一个春播的调研,玉米的面积预计减了4%,也就是2000万亩,按照单产折算是1000万吨。


    去库存方面,减产量是去库存,增需求也是去库存。去年玉米价格下跌挡住了国外的进口,替代品进口也大幅度减少。第二,政策上给深加工和饲料企业补贴,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淀粉加工厂开工率达到75%—80%,提高深加工的需求。第三是饲料,饲料的补贴导致需求前移。另外燃料乙醇可能对今年的玉米去库存贡献不大,但却是需要关注的重点。玉米价格已经从低点反弹了200块左右了,应该有一个平台的整理期,这个平台的整理期大概是5月份到7月份。进入5月份,玉米深加工及饲料企业前移的需求会体现出来,到时的需求不如前期预期那么高,加上去库存的影响,预计价格维持稳定、略有下滑。到了7月份,随着天气的变革玉米的价格会有所波动。这是对玉米市场供给侧改革的看法。


    另外其他的品种,比如说大豆,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进行调结构。豆一的价格,在过去一个月左右下跌的幅度要远远超过芝加哥,这就意味着国产豆和进口豆的价差在缩小,主要是部分临储大豆会进入到压榨环节。


    从菜籽油上来看,这个品种供给侧改革减库存的过程已经结束了,因为从2015年的12月开始到现在,拍卖了400万吨以上的临储菜籽油,基本上临储菜籽油的库存已经所剩无几,对市场的影响也慢慢会体现出来。这是我们这三个品种供给侧改革大概的思路。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谢谢曹总。作为国粮中心,他们代表官方,很关注价格变化。不仅关心现货,同时也非常关注期货,显然曹处长是天天盯盘的,从这一点上也说明国家在制定政策或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需要考量市场的互动关系。


    下面请韦总谈谈对棉花的看法,现阶段棉花偏强,在农产品板块里独树一帜。尤其是ICE美棉,上涨幅度和速度都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郑棉稍显逊色。我个人理解,全球棉花本身产不足需,这个缺口各家预估稍有差异,我了解到有100万吨左右的量。国内棉价表现偏弱,与国内过高的库存压力有关。请韦总谈谈,在棉花市场存在产需缺口的大背景下,去库存和抛储情况对棉价运行趋势的影响。


    中纺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思颖:焦总的问题确实很难。去年也是这个时点,那时棉价最低见到9890元/吨,今天的价格是16025元/吨,前期最高到过17000元/吨。去年棉花的大涨行情,对我们做套保的人来说印象深刻。现在这个时点上体现出几个体征:第一,政策始终在发挥主导作用。国内棉花缺口长期在200—300万吨左右,需要储备棉抛储来平抑缺口。抛储的定价机制在去年做了一次根本性的改变,抛储价由以往的一口价变为根据国内外现货的均价来计算。恰逢去年国内棉花商业库存超低,只有40万吨,它的定价拉动了几百万吨的国储棉出库价,市场一路走高。


    第二,事件性交易的特征很显著。从2016年9月开始,第一波上涨是因为新疆棉运力不足导致的,棉花运不出来,所以一直往上拉,出现第一波上涨。直到接近年前,国家出了今年要按时抛储的公告,加上市场上资金流出有利于回调,行情开始下跌,12月最低见到14600元/吨。这比新疆皮棉生产成本要低1000元/吨,然后大家又开始炒作,在收储第一天的时候炒到16500元/吨,但是只有一天的行情。随着抛储成交价量齐跌,棉价持续下跌,3月份最低到14700元/吨附近,这是棉花显著的波动区间。现在又回到了16000元/吨的敏感价位,应该往哪走?我们认为,在5月份之前上行压力要小一点,因为有一个季节性强势因素在里面。棉花的库存最近几个月一直在降,但是降的比较慢。从月度平衡表数,到今年10月份还有95万吨库存,去年只有40万吨。从5月份商业库存开始逐渐降,商业库存降的速度虽然慢,但依然能够支持棉价在这个位置企稳一些。如果再跌回14700元/吨的话,就又跌破成本1000元/吨,概率不高。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仓单这么大怎么办?仓单的问题是之前市场很恐慌的问题,因为棉花从上市开始就没有出现过30万吨的仓单在盘面上。我们的主力合约持仓大概折57万吨棉花,但是今天仓单棉有30万吨,大家都会猜怎么办?可能跟糖的格局有点类似,1709合约已经给出足够的点位把仓单接走,我个人觉得仓单压力是可以平稳过渡过去的。而且,四个月的时间可以给5月份接货的人非常多的操作机会。所以,棉花在2016/2017年度是维持一个区间震荡微涨的大格局,但是达到前高之后,比如又回到16500这种位置就要注意了。现在我们国储棉成交率非常好,如果按照这个成交率拍下去,到年度末我们商业库存很大。青黄不接的行情今年不一定能够看到,那时候有两个月的库存在市场上,可以到处买到棉花。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棉花在我的记忆里,曾经是波澜壮阔,当然现在显然没有到波澜壮阔的时候,因为各个角色在互相角逐。下面想请朱总来交流一下有关淀粉方面,淀粉是玉米的下游,也是玉米去库存的一个生力军,功不可没。目前加工利润偏高,我们了解到整个行业现在都在喜笑颜开地赚钱。淀粉和玉米的价差是否体现了有关加工补贴的因素,目前这个行情还能维持多久。谢谢!


    中粮生化风控部副总经理朱勇生:从过去多年来看,淀粉市场是玉米市场一个“影子市场”,只不过它会出现把玉米的波动放大,它在涨的时候肯定比玉米涨得快,跌的时候也比玉米跌得快。玉米涨价,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利润就会很好,从去年11月份到上个月底,玉米价格是上升的,整个玉米深加工也是赚钱的。去年9-10月份玉米价格下跌的时候,整个行业都是停产的。


    关于利润,我先更正下,前几年大家说不好的时候也不是整个行业不好,而只是东北区域不好。现在说好的话,更多是整个行业的好,尤其是东北的好了。在过去十年,主要的玉米淀粉的产能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华北。


    中国目前深加工尤其是淀粉行业分为东北和华北两个区域,任何一个区域都满足不了整体需求。两个区域加起来,在淡季的时候一定是产大于需的。每年8-9月份是旺季,在过去几年,在2012年以前,8、9月份都是价格的年度最高点,供应偏紧。但是过去三年每年到8-9月份是全国性停机。在过去这几年大家都认为8月份紧张,在淡季的时候都在存货,今年也不例外,但是今年需求增长非常快,去年和前年两年累计释放了400-500万吨的商品淀粉产能,今年的需求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增长。如果8、9月份市场供不应求,在未来几年淀粉市场会走出一个不同于玉米的单边行情,即总产能是小于需求的。这个时点上下游的淀粉厂都在去库存,都在担心8、9月份是不是出问题。


    去年协会发了一个淀粉年报,2016年淀粉新增200万吨,2015年是200多万吨,总共有约500万吨产能释放,所以现在不能判断今年怎么样,如果8月份前淀粉非常紧张,可以判断在明年某个时候淀粉一定出现一波独立于玉米定价的行情。柠檬酸从去年6月份开始,是百分之百的利润,赖氨酸利润也很高,我倾向未来两三年淀粉行业可能是局部亏损、整体盈利。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很好,淀粉和玉米之间的关系,按照股票的讲法是β系数大于零,有可能大于1就有意思了。


    中粮生化风控部副总经理朱勇生:价差来讲一般是400元/吨上下,期货上有一个级差。看今年9月份,开机率依旧高企的话,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状态了,以后价差的波动就是另外一个层次了。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下面听听傅总的看法,你的大名如雷贯耳,我认真读过你的文章,印象最深的是傅总有一段话,做期货要以现货的心态来做,期货和现货本质来讲就是皮和毛的关系,但是做着做着我们就只关注毛了,不管皮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有时候加杠杆毛会疯长,光长毛不长肉也不行,所以也特别想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当下和今后三五个月内,您认为最有可能盈利的两个品种以农产品为主,及其逻辑。谢谢。


    知名期货投资人傅海棠:这个问题非常难,这两三个月我看不清楚。期货实际是标准化合约的转让,我订货了不要了,可以转给朋友,对方感觉有利润即可持有。没有皮摸毛摸不准。有很多方法也能做期货,但是本质上来讲是做现货。本质核心没有认识到位的话,可能很难大成,最多小成。把这个看清楚,做起来就相对容易,但也不保证能够赚钱,因为加上杠杆,毛会疯长。有了杠杆,看对了都不行,更不用说看不对。我对期货的理解,散户做期货赚钱就不对。期货的风险就是因为有杠杆。过去三十年对于大豆波动率的统计都是30%,不加杠杆的话赚20%也很好,顶部不建议做空,做空风险大于做多。


    从长期来看,农产品的价格是处在相对低位。原因在于过去若干年都是连续大丰收,其次是全球各国都在对农业进行补贴,如果没有补贴,农产品不会是这个价格。尤其是中国过去的正确收储政策,大量地进行收储保障。收储政策虽好,但是由于现实因素的倒逼,政策正处于变革时期。


    我对玉米比较看好,尤其在目前这个价位,下跌空间肯定有限。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我到吉林和黑龙江调研,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很多。很多原来有棉花、大豆改种玉米的,今年可能都会再改回去种棉花、大豆。


    比如说玉米,价这么低,今年有所减产是一定的。我到东北调查一圈,去了吉林和黑龙江。首先是由于收购价低,农民种植意向不高,如果再出现干旱,天气不配合,检查幅度可能高于预期。同时因为去库存,需求扩大,供应减少,国储玉米的消耗速度可能会高于市场预期。


    过去几年积累玉米的库存是因为连续大丰收,还有自动调结构,所以玉米面积过去几年急剧扩张,又赶上单产年年创新高,自然丰产。然而趋势不可持续。今年种棉花的多了,之前棉花地转玉米地,今年又很多转回棉花了。新疆去年种玉米的地,今年都种了棉花。现在看玉米相对比较安全,底部价格出来了,去年1400元/吨的价格不会再见。


    豆粕,我不看跌,我相对看好,但是也不敢买,分析和投资是两回事,没有找到入市时机,如果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就再说。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谢谢傅先生的慷慨陈词。确实傅先生思考的方式有独到的地方,我比较赞同以现货的眼光做期货。两个星期前,中美两方高层会晤,提出了一系列的想法,如百日计划。中粮期货研究院也做了相关研究,总之言之,我们与美国的贸易往来中货物和服务各占优势,但总体看不对等。服务贸易其中重要一项是美国的文化,在座80后90后都非常喜欢看美国大片。和今天议题相关的是货物贸易,其中重要一项是农产品,会有一些政策上和敏感方面的因素。


    我今天提的问题代表大家,请大家给点掌声。关于百日计划想分别请几位简单陈述,大豆想听听昌总的看法,我国大量进口美豆,请你判断百日计划对此产生的影响。


    中国粮油控股副总经理昌木平:我觉得对我们没有影响,因为完全市场化了。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对其他的品种,石总你有什么看法?


    中粮贸商情部总经理石霁原:对于能量类谷物来讲,比以前的监管程度有所减轻。玉米也是,不太可能出现国内价格远高于进口定价,这样政策上没有相关配套措施的话,整个农业供给侧改革是自己把自己给绊倒了。但是要价差出现才会做交易,按逻辑来讲会放松,而不是像去年越收越紧。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涉及到种植业的品种少一点,对饲料业下游的像肉类这一块会不会冲击大一点。


    中粮贸商情部总经理石霁原:现在看海关数据就可以看到,即使没有百日计划,肉类海关进口的数字上升速度都非常快,为什么快,就是因为国内有需求,除了打击走私以外,其他正常的进口海关数据是看得很清楚,斜线是很陡的。这个势头不会变的,核心还是看国内需求的能力,而且你的生产效率没有人家的生产效率高。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有一个说法,现在餐桌上大家喜欢吃的鸡爪子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海外。棉花这一块会有变化吗?


    纺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思颖:从美棉出口签约进度上看,已经有一个显著变化。2017/2018年度签约进度比去年快46%,比过去十年均值快13%。现在市场上已经买不到2016/2017年度的美棉了,本年度棉花已经售罄。为什么美盘顶的这么高,因为美棉的销售从现在来看是非常神奇的速度,按此推算明年美棉的出口能够达到371万吨。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当年产的棉花几乎要全部当年卖掉,然后留下一个比较低的库存,所以明年美国就没有东西了。如果纽约盘面反映的是真实的美国平衡表的话,明年的出口能够达到一个高点,这个直接影响美盘很难跌下来。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百日计划对我国玉米的下游产业链的影响。


    中粮生化风控部副总经理朱勇生:现在美国出口对中国的出口玉米深加工方面没有多少影响,现在中国淀粉产量是全球第一了,美国基本没有什么淀粉,我们还在考虑怎么出口到美国。中国除了燃料乙醇以外和果脯糖浆外,我们玉米深加工能力都是全球第一。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刚才感谢各位嘉宾非常全面的非常到位的交流和回答。下面带了这么多嘉宾和朋友,有没有需要提问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现场提问:我是一位散户投资者,我想重点问一下曹智老师,习总书记上台之后着重提到保障粮食安全。未来五到十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对于粮食安全政策还有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会不会发生调整。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处长曹智:农产品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粮食,一块是油脂油料,而且我们跟踪主要产品也是玉米、水稻、小麦和油脂油料,这两个版块是割裂的。油脂油料是完全市场化的,刚才焦总提到美国百日计划,这个对大豆来说是完全放开,美国的便宜我买美国的,南美便宜我买南美的,大豆进口是没有配额的。第二,我们所关注玉米、小麦和水稻,这三个品种我们一直在说它的价格是由国内供求决定的,跟国际市场割裂,这三个品种每年都有进口配额,且分为国营和私营,私营部分对于整体需求可谓杯水车薪。在进入WTO之初就有了配额,在未来若干年还会保持下去,对国内三大主粮品种形成了保护。三大主粮进口配额政策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延续下去。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谢谢曹处长。刚刚这个问题是战略层面的。总的来讲,凡是市场化的品种基本还得按市场化走,但是有些品种需要用相关政策去做调节,包括傅先生特别讲到的国储带来的影响。


    现场提问:尊敬的傅先生和曹处长,刚才中粮期货的李楠谈到对于后半年二三季度国内油脂的展望,比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行情高点可能要低1000点,想听听二位对后面二三季度油脂的行情的观点。


    知名期货投资人傅海棠:油脂的行情还要看大豆,应该差不太多了,相对比较低了。未来涨不涨和豆粕和大豆基本是一个走势,还是要盯着天气。我的观点是空间不大了。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处长曹智:我觉得二三季度还会继续下跌,但是空间是比较有限。为什么下跌呢?我们看油脂的供应结构,从油脂产量构成和贸易构成来看,棕榈油占最主要地位,棕榈油贸易量是全球油脂的63%,也就是全球的油脂是看棕榈油。棕榈油从每年3月份到10月份都是增产的,而且去年是厄尔尼诺年,今年又是一个正常的年份,在三四月份之后,马来、印尼的产量会进入季节性增产周期,令整个油脂市场承压。第二是看大豆和豆油,后期大豆的供应是非常充裕,相应的豆油的量也是很大,现在豆油的库存维持在120万吨以上,后期库存压力还将增加。第三看菜油,我们在去年一直在抛菜油,到现在来说是国储向商业流通环节转移,大部分还在商业流通环节,没有进入最终的消费环节。这三个油品综合来看,国内的压力是很重的。此外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是美盘芝加哥,刚才各位都说到,芝加哥6、7月份是季节性的炒天气月份,存在利多因素,所以油脂在这两方面的博弈当中。下有底,上有顶,就是一个区间的震荡。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谢谢傅先生和曹处长,油脂尤其最近一个月来讲几乎是60度角的往下走,真的是非常猛烈,但是所有的东西是有价值的,不可能跌没了。


    现场提问:您刚才认为玉米价格现在是底部,但是也提到今年很多玉米种植面积转移到种植棉花上,您对当前棉花价格是怎么看的,后面有没有上涨空间。另外韦总也提到今美棉签约量非常好,因为中国进口棉花是有配额的,国际国内是两个独立市场,签约量如此好,是不是说明全球纺织消费从国内转移到国外,是不是说明国内的纺织需求是在下降或者增速降低,会不会压制棉花价格。


    中纺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思颖:美棉签约进度快跟国内有没有关系,因为中国棉花进口量下调。迄今一共签了46万吨的新花,其中10万吨发往中国,这比中国过去两年同期的签约量大得多。一方面产业转移,消费量跟2007年的峰值比是下调大概300万吨。但是在棉花跌到10000元/吨的时候,消费量约增加100万吨的恢复,所以中国现在大概还是要用800万吨的棉花。而全国用棉消费,棉花加纱线一直保持在1000万吨的水平,我们不是不消费棉花了,而是有的纺织厂直接进口纱线,所以棉花加纱线的消费这两个和一直是稳定的。美盘的价格对国内有传导作用,现在进口利润几乎为零。所以在这个时点上,可以说国内的棉花价格是被压制的,这就是为什么用国储棉的工厂能够有700元/吨的纺纱利润。现在纺织厂在赚钱,我们的消费规模能够保持。预计到2018/2019年度又要进口了,届时国储棉库存降到300万吨以下应该是一个转折。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要注意观察国储棉消耗的速度,它有一个临界点,过了临界点就出现另外一种状态,实际上很多相关的农产品都是这样一个过程。


    知名期货投资人傅海棠:关于需求,现在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全球都在大幅度增长,尤其是东南亚、印度和非洲,上述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现在主要经济体都在实行货币宽松政策。还有科技发展的水平,中国制造面向全球,也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为什么棉花签约量这么爆增,在中国以外的国家不止棉花需求激增,谷物需求也如是。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焦健:鉴于时间的原因,提问环节到此结束。今天下午的论坛精彩纷呈,几位嘉宾观点碰撞,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农产品在整个大宗商品里是比较难做的,原因如下:一是农产品阶段性供给、持续性需求。即秋季收获,全年消费,这个关系需要价格来平衡,所以价格波动是农产品的天性,期货的起源也是农产品;第二个特征,阶段性的供给和持续性的消费中间是隔着老天爷,无论是货还是钱,都要遵循老天爷的意思,看天吃饭。中粮期货在这方面竭尽所能,尽管跟老天爷玩儿了21点很难,但是还会玩儿下去,我们在座的嘉宾几乎都谈到了农产品难做。从工业品来看,去年黑色市场价格跟着供给侧改革上去了,现在又跌下来,农产品是不是也会重演这过山车行情?粮食的供求不会出现大缺和大补,除非出现极端情况比如战争,供求稍有失衡,价格就会调整,作为调节的砝码,价格波动是再正常不过的。这意味着我们做农产品需要非常重视风险管控。


    第二是农业供给侧的改革作为国策,市场化程度要逐步增强,在这个过程中,市场需要风险管理工具。这个月农产品两大重要事件,一是豆粕期权上市,二就是昨天白糖期权上市。中粮期货作为这两个品种重要的做市商,交易量名列前茅。从国家角度来讲,也是希望从农产品起步来发展衍生品市场,之前金融市场的过快发展,我们是走了一些弯路,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和一些专家交流过。金融市场的现货存在不完全市场化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衍生品市场如何实现完全的风险管理呢。但是反过来看,大宗商品的市场化程度要远远高于金融市场,这也是大宗商品发展衍生品市场的必然选择。现在国家政策层面加快推动整个大宗商品衍生品的发展,这条路径没有捷径,西方人都是这么走过来,我们想弯道超车也是不符合规律的。


    所以我期望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将在今后两三年,甚至再长一点,会取得长足发展。我们看到西方期权起来第一年都是不温不火的,台湾最典型,一年半以后暴涨,因为人们玩儿得越来越High,另外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同根,大家都有喜欢玩儿的性格,那一天一定会来。大宗商品的衍生品市场发展好了,反过来也会促进在座这些嘉宾所代表的机构和产业,多了一个规避风险的通道,所以投机是为这个市场是做出了贡献的。(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本文关键词:农产品期货走势
字体: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农产品期货走势相关

资讯

农产品期货走势热点
Copyright © 2002-2024 天下粮仓www.cof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10-80697616 传真:010-64820990 E-mail:service@cofeed.com
京ICP证070040号 京ICP备11000339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041号